联系我们

  • 地址:含山县环峰镇绿色食品工业园区
  • 邮编:238100
  • 电话:18955516877
  • 邮箱:292369904@qq.com
欧宝娱乐app在线入口

食用油掺假鉴别有了新方法


来源:欧宝娱乐app在线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30 19:03:32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创新团队在食用油掺假鉴别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食品控制》(Food Control)。

  针对当前利用DNA检测的新方法进行食用油掺假鉴别成功率低的问题,该团队系统研究了不同长度DNA扩增片段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成功率的影响,为开发食用油掺假精准鉴别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食用油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但高价值油品(如橄榄油)常被掺入低价油以谋取利益。利用PCR技术检验测试食用油中物种特异性DNA是目前食用油掺假鉴别最主要的技术,但因食用油在工艺流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和高温精炼等会造成DNA含量明显降低,且DNA发生严重降解,导致PCR检测成功率很低。

  该团队以食用油中DNA降解程度对PCR的影响为研究切入点,在前期优化的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一样的种类食用油,设计了系列不同长度的PCR扩增片段,评估它们对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PCR检测成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CR扩增长度(一般在80-200bp之间)相比,短的扩增子(50-80 bp)能明显提高PCR成功率,在利用PCR技术检验测试DNA做鉴别食用油来源时,可明显降低食用油掺假检测的假阴性率,提高检测精准性。利用该方法,在花生油中成功检测到了10%的大豆油掺假。

  该研究成果为开发基于DNA的食用油精准掺假鉴别PCR检测的新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依据,为市场食用油掺假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全部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面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SEL 菌根介导假说能否解释植物-土壤反馈的生物地理格局?以同种负密度制约为例

  FoAR 基于平格型地图对中国城市现存历史街区的空间尺度效应解析——以泉州古城东西街区为例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提出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新理论,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Engineering



相关文章

版权信息  欧宝娱乐app在线入口 | 技术支持:欧宝娱乐下载平台 免责申明

皖ICP备11019327号-2 | 营业执照